2002残酷剧情片《钢琴家》3800字,10分钟剧情解说稿
2020.07.09 6188 1
《钢琴家》是由罗曼·波兰斯基执导,于2002年9月25日在法国上映。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,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,同时该片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,男主角也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帝。
这是一部二战电影,它的细节实在太多了,让人身临其境。故事开始于战争伊始,波兰首都被纳粹占领。主角是一个有名的钢琴家,即使才华横溢,也没了工作,他全家都没了工作。一家六口现金只剩5003块。纳粹规定,犹太人一家只能有2000块,剩下的钱要上交。交嘛?当然不交!往哪藏?姐姐说,藏花盆底下最好;爸爸说,一战时我们会在桌角凿个洞,把钱藏进去;哥哥说,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,把钱放桌上随便拿个报纸盖住;钢琴家则想到一个办法,把钱一张张塞进小提琴的缝里。即便如此,钱还是花的极快。一段时间后,妈妈坐在床上大哭,因为全家只剩二十块了。不光温饱成了问题,犹太人受到疯狂歧视,必须全体带着白色臂章。走在路上的爸爸,会因为没有向纳粹鞠躬被打。
铁网慢慢收紧,很快,全家人都被命令搬到犹太人特区里。40万人被圈禁在一起,四周筑起围墙。从今往后,最大的问题不再是歧视,是如何不死,所有人都在挨饿。他们在市场贱卖家产,走过死在街头的男人,他的孩子哭着呼唤,没人有空停下来。这天,家里来了个犹太警察,是德国人雇的犹太人,让他们管理自己人。他想要钢琴家和他哥哥加入警队,待遇很好,一家不必再愁吃,但两人都拒绝了。他们不愿帮着敌人欺凌同胞,但他们不做,总有人会做的。
生活越发艰难。这天,钢琴家经过围墙,有小孩会从围墙那边偷食物回来,他们瘦小,能钻过狗洞。但不是每一个都能安全回来,这个孩子一直被对面的德国人往死里打,当钢琴家拼命抢他过来,他已经没了呼吸。这天深夜,一家人在喝土豆汤,突然听见外面的德军汽车声。不好,是纳粹来了。对面楼的灯一一黑掉,他们也赶紧关灯。接着,就听见对面暴力的德语喊叫。纳粹出现在一户人家,他们和他们一样在吃饭。纳粹要求所有人站起来,有一位老人没有站,因为他是残疾人,结果被他们从楼上扔下来,活活摔死。纳粹把一行犹太人赶出来,让他们跑,然后开枪,全部杀死。
这天,钢琴家听说哥哥被抓了,赶紧去救他,路上尸体随处可见。钢琴家来到犹太警察面前,他求情,对方一脸冷漠。当初不是让你加入吗?犹太警察走了,钢琴家开始漫无目的的等待。路边一个老人突然抓住一个女人的锅,两人一番抢夺,将锅打翻在地。老人立马趴下,疯狂舔食,而女人只能无力的扑着用帽子打他。少了这碗粥,也许明天饿死的就会是她了。哥哥最终被犹太警察扔了出来。不久,犹太人们又被命令搬走了,被没收所有行李,来到监狱一样的混合居住区。在这里,他们被纳粹喊出去,一个一个挑出来,有个女人轻轻用德语问了一句:“你要把我们送到哪去?”结果被一枪打死。
没过多久,一家人要被送去集中营了,他们最后团聚。之前被选出去工作的哥哥姐姐也要求回到家庭,和家人共生死。火车来了,他们往上走。就在路边,那个犹太警察看见了钢琴家,突然把他拽了出来。钢琴家想奔回家人身边,却被警察拦住。爸爸看着他不敢叫他回来,而是挥挥手。钢琴家想回去,再次被犹太警察扑倒。警察说:“你在想什么?我救了你的命,快走啊!”钢琴将走了,从此他必须孤身一人求生,而家人已经永别了。
钢琴家一路大哭着,此时的街上,满地狼藉。他刚失去了家人,他不知道去哪。回到家门口,楼下全是之前躲起来的孩子们的尸体,到处空空荡荡。钢琴家来到一间咖啡店,被躲在里头的老板叫住,喊他进来躲在一起。老板说他已贿赂了一个警察,之后会救他们出去。后来,钢琴家就作为犹太人幸存者,来到围墙外工作。但安全了吗?一天列队时,士兵突然点了几个人出来,老弱病残,士兵让他们趴在地上,掏出枪全部打死。钢琴家继续工作,有天,他不小心把砖头摔了下去。下面的纳粹叫他下来,钢琴家赶紧下去,但腿已经软了。他以为自己要死了,被纳粹抓住,一鞭子一鞭子抽打,直到钢琴叫痛晕在泥里。
后来,他再次遇到了之前认识的一位很有手段的犹太人。他听说他们在策划反抗,但他无意参战。钢琴家求他帮他逃出犹太区,对方说逃出去容易,但活下去难。不久,他就帮钢琴家找到了关系。这天,时机到了,钢琴家脱下犹太人臂章,扔了,趁人不注意走出了犹太区。钢琴家找到曾经认识的一位波兰歌手,歌手夫妇冒死收留了他。钢琴家在浴缸里睡着了,但又被唤醒。原来,他不能呆太久,纳粹到处搜捕,人人风声鹤唳。歌手把钢琴家的衣服一点点撕碎,在灶上烧掉。钢琴家狼吞虎咽着,但饭没吃完就得走了。他们帮他找到一处公寓,从窗户就能看到犹太区围墙。钢琴家终于来到一个家了,隔壁一对夫妇在对骂。还有隐隐约约的钢琴声,听到这里钢琴家笑了,他找回了一点活着的感觉。但马上,爆破声响起,犹太人的起义开始了。
钢琴家每天在窗户旁看着同胞们的战斗,看着他们从开火到被炮击,到被烧得一个个坠楼,起义者被抓出来击毙。后来,钢琴家对歌手说:“起义有什么意义?”,歌手却说他们有尊严的死了,而且受到他们鼓舞,波兰人也要反抗了。然而,再过不久,钢琴家听说歌手夫妇都已经被捕了,对方警告他快跑,钢琴家不想跑。对方说:“那当他们突击公寓的时候,你就跳楼自杀,别让他们活捉你”。很快,就听见德国人的车声,楼道里传来德语的喊叫。钢琴家连忙打开窗户,跳吗?他不敢,他推开桌子,想给自己一个助跑的空间。跳吗?还是不敢。所幸德国人带走了其他住户的人,他们不是来抓他的。又过了几天,没人送吃的,钢琴家要饿死了。夜里,他爬起来找吃的,不慎打翻了一堆碗。敲门声响起,外面的人警告不开门就报警了。钢琴家立即收拾东西出门,对方是个凶神恶煞的女人,要看他身份证。钢琴家赶紧跑,她还拉住他,叫到:“是犹太人,是犹太人”。
钢琴家来到朋友给的最后一个地址,开门的是一个曾经和他有过情感的女人,现在她已经是其他人的妻子。钢琴家已经饿得快死了,顾不上叙旧、唏嘘。卑微的道歉,讨要一块面包吃。钢琴家再次被送到下一个公寓,为了保证安全,他们会把门从外面锁起来。钢琴家还是经常挨饿,因为人家很忙,也没钱,不能经常给他带吃的。他一直省着土豆,不敢吃,直到它长满了芽,终于拔掉芽,吃了。后来,那对夫妇再来看他,发现他已经病得快死了。他们喊来医生救了他一命,告诉他,他们要离开华沙了。钢琴家再次孤身一人。
不久,波兰人的起义开始。这段戏是导演的真实童年回忆,一个女战士一路奔逃,最后被纳粹一枪打中背部。她软软跪下,倒了下去。钢琴家听到屋外大喊,但他出不去,因为朋友为了安全,把门从外头锁了。完蛋了,他看见德军坦克来了,炮筒慢慢抬起,一顿轰炸。钢琴家还是出不去,直到自己屋子被打穿。从这个洞口,他来到了隔壁,逃到了天台上。为了躲避德军搜索,他躲到了天台的屋顶外。里头的德军没找到他,但对面楼的德军看到他了。钢琴家摔下去,所幸下面是个天台。他开始了逃亡,钢琴家好饿好渴,碰到脏水,也顾不得什么了,张嘴就喝。又躲了几天,直到德军开始无差别烧毁,每个有人住过的地方,他们都烧掉。钢琴家逃出去,却把腿摔伤,整个华沙已经是一片残垣断壁了。
他四处搜寻,终于终于找到了一罐腌黄瓜。突然听见外面有德军的声音,钢琴家一路往上跑,躲到了阁楼里,把梯子收起来,这样没人找得到他了。到了晚上才悄悄下来开罐头,他找到铁铲和钩子,终于戳进了罐头里。罐头不小心掉在地上,他却没捡,因为他面前站着一个德国军官。这个德国人跟以往的德国人不太一样,他只问他在干嘛,问他是不是住这儿,问他以前做什么的。当他听说对面是一个钢琴家,就带他来到了一架钢琴前,让他弹。
钢琴家战战兢兢的坐下,慢慢的弹奏起来。五年了,这是他五年以来第一次弹琴,弹奏的是肖邦的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。这首曲子藏着肖邦对故乡祖国满腔的爱,而钢琴家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。他刚开始弹的有点磕巴,慢慢的熟络起来。月光下,狼背瘦削的钢琴家的身影有种特别的美,他越弹越沉浸,慢慢就忘记了自己的处境,陷入了艺术中。他用力弹着,手指飞快,用琴声表达着愤怒。一曲结束,军官脸上抑制不住惊讶。他问钢琴家是不是犹太人,钢琴家没回答。最后,他来到钢琴家藏身的阁楼,知道他躲在这后,就走了。原来,钢琴家躲的地方是一间德军的临时指挥所,而那位军官正是这里的领导。他开始悄悄给钢琴家送吃的,面包、果酱、还有一把开罐头的刀,吃着果酱,钢琴家体会到了难得的满足。
不久,德军要撤退了。临走前,军官最后一次给钢琴家送食物,满满一大包,还把自己的军大衣留给了他,军官问了他的名字就走了。不久,一辆插着波兰国旗的车开来了。钢琴家激动地冲下楼,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枪子。好不容易才解释清楚自己是波兰人,原来他们打他是因为他穿着德军的大衣。
钢琴家终于撑过了战争,他重新弹起了钢琴。1950年,一位朋友找到他。朋友说,他曾在一个战俘群中遇见一个德国军官。那个军官请求他通知钢琴家,希望他帮忙救他。朋友没听清楚军官的名字,他们最后也没有找到那个军官。
这位德国军官现实中名叫威廉-霍森菲尔德,他不只帮助过钢琴家,在战争期间,他为五十多名波兰人提供的帮助和庇护。1952年,他死在了战俘营里,直到2009年才被追封为国际义人。而钢琴家失去所有至亲,屡次濒临饿死,即使吃过那么多苦,他也可以说是战争中很幸运的人了,他离世于2000年。最后,让我们向所有为和平做出努力的人们敬礼!愿这个世界,音乐比炮火响亮,艺术比战争长寿。
好了,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了!喜欢的话别忘了记得关注XXX
★word版解说文稿下载:
本文由解说稿【jieshuogao.com】录入及排版。每篇文章末尾均有经过排版的Word版解说下载,方便大家使用!